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

台灣竹業發展的故事

 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,氣候溫暖多雨,適合各種竹的生長,北從基隆南迄屏東,都有竹林的蹤跡;從平地到高山呈現不同的竹林景觀特色。台灣林產豐富,竹的種類多,有熱帶叢生竹和溫帶的散生竹,竹林生長迅速,更新又快,三、四年成林後即可砍伐利用,深具發展潛力,是台灣極為重要的林產經濟作物。  
以前農業社會,竹與民眾生活,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農村會種竹林,有的當防風林圍籬,有的是生活上的需要,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都能充分利用竹材,如吃竹筍,戴斗笠,住竹屋,用竹籃竹籠,竹傢俱,鑿井引水,行竹橋竹筏,吹竹笛蕭。台灣竹產業的發展,先就地取材,製作實用的日常用品,從自給自足,慢慢發展至市集買賣,後來利用機械生產發展成外銷產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您的瀏覽器可能無法支援顯示此圖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台灣最多的六種竹子:,
1.桂竹:台灣獨生種,生長面積最廣,自然成林非人工栽培,用途也最廣,竹稈色澤鮮 美 光  滑,節長彈性好竹劍、竹簾、竹蓆、竹傢俱的好材料,竹籜包種子、斗笠,竹筍也很好吃。
2.麻竹:早期先民從大陸引進的經濟竹種,徑達20公分可作竹筏、竹管屋等,竹筍大又甜,製成筍乾、筍絲、醬筍的原料。葉長又寬用來包種子.
3.孟宗竹:又稱毛竹,幼桿密布軟毛,老則脫落,桿厚適合製積層竹材、竹碳等。竹筍就是最有名的冬筍,
4.長枝竹:台灣原生種,竹稈基部有甚長支條而得名,竹稈軟是竹編的好材料。
5.刺竹:中南部較多支節上有刺故名刺竹,般當防風林,圍籬。 
6.綠竹:以採筍為目的,是筍中最甜,最好吃的一種。
篁城竹簾世代從事竹業買賣,近百年的歷史,篁城竹簾的故事,可喻為台灣竹業史的縮影;第一代莊仕勳先生生於民國元年,青少年時就跟隨其堂哥莊春生先生,在阿里山附近從事竹子和木材的砍伐,就接觸到竹業的商業行為。

台灣第一家竹業貿易公司富源株式會社”
1931年竹山郡張合順先生發明「竹筷製造機」,獲日本政府頒發專利,張先生邀伯父莊春生先生等數人,集資合組「富源株式會社」從事竹筷生產、筍乾等竹製品買賣,當時一年外銷竹筷達七千五百萬雙,創竹製品量產外銷之先趨;筍乾一般人不會煮,硬硬的不好吃,莊春生先生負責滿州(中國東北)地區的業務,就找一個台灣人,先將筍乾泡水,煮後還要揉,在市集供人試吃,處理過再出售,顧客買回去才會煮,滷肉才好吃;乾的筍乾經由這位台灣人處理後,濕的再出售,他賺重量差價,兩者都有利,之後市場才打開。十年後日本戰敗,東北被共產黨佔據,帶著員工和金條,一路從大連逃到天津分社,天津又淪陷了,再到上海,在上海又等了三個月,才搭上船回到台灣,金條已花光了,在滿州所以賺的錢已一無所有。

光復前後台灣竹子的用途以竹編和竹傢俱為主
1940年莊仕勳先生沒有到大陸,在全台有鐵路運輸的產竹區買賣竹子,竹子長,用鐵路運輸最經濟,最先在嘉義斗南等地採購,一般賣給竹椅店和竹編的竹寮等,標售全台各公賣局和監獄,供竹藝所的受刑人編竹蔞等;較小或嫩竹就賣給製紙的紙寮。
二次大戰時,日本政府要外匯,就將苗栗銅鑼一帶的竹林廢掉,改種香茅,製造香茅油外銷,因此竹子很多,莊先生來銅鑼進入客家庄買竹子,貨源很足,生意不錯。光復後物價波動太大,早上賣出的價格,遠低於下午進貨的價格,每賣必虧,生意無法做,只好回竹山老家再種田,等民國38年新台幣穩定後,再到苗栗地區買賣竹子,後來民國41年轉到竹東。

竹東新東竹行的設立 
民國36年竹東線火車通車至竹東,尖石、五峰的桂竹都以竹東為集散地,民國41年火車通車至內灣才改名為內灣線火車。莊先生來到竹東火車站,鐵道兩旁堆滿又粗又長的桂竹,於是決定移到竹東經營竹業,成立新東竹行,並且在竹東定居,莊先生為人忠厚仁慈,同業開50天支票,他寧可借錢,現金收購,且不計較大小竹子通吃,因此竹子源源不絕;當年大陸撤退,外省人以為幾年內就要反攻大陸,購買便宜搬運又方便的竹傢俱,因此竹傢俱很暢銷,桂竹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。

5060年代屏東新東竹木行以銷售農用為主
民國50年香蕉外銷日本,南部大量種植香蕉,香蕉很脆弱怕颱風,因此需要大量的竹子來支撐,莊先生覺得有8個兒子,何不再開設分行,因此51年在屏東市建國路空軍附小(後來改名鶴聲國小)對面開設分行,第二代莊文勇,就轉學到中正初中,高中讀屏東中學第一年從竹東運到屏東的桂竹,在屏東火車站就被竹椅店的老闆搶光,火車一到還沒卸下來,幾個人就爬上台車上,自己卸貨,馬上叫車載走,一刻都不能等待,我有時候要同時點三輛車子竹子的把數,最後能載回屏東分行的竹子,只有細竹和大竹,適中的竹子供不應求,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,因此竹椅店的老闆就紛紛北上找貨源;我們也檢討經營策略,就請伯父莊春生先生來協助策劃,單靠竹東的竹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而且我們也不能只賣批發,失去設分行的意義,必須直接銷售給蕉農,最好的方法是用卡車直接運送到蕉農的香蕉園,因此竹東買了兩輛卡車,另外從竹山的頂林和瑞竹合作社購買竹子,雙管齊下,一年颱風季節時,單從竹山進三百多台竹子,竹東方面幾乎每天用鐵路運進一節台車的桂竹。
每天放學回家,須將一把50斤的竹子分類,每晚約有三輛卡車會到,第二代三兄弟輪流 ,帶車到農民的家,因此認識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長吳振瑞先生一家人。
民國56年政府協助竹山瑞竹林業生產合作社創立竹材防腐工廠,凡是蕉農買防腐處理過的竹子都有補助,蕉農就改用防腐過的竹子,插香蕉的竹子市場就被防腐竹取代了。
台灣的農業越來越進步,種豆種瓜都需要竹子協助攀爬,因此細竹的需要量逐漸增加,但竹東的細竹非常少,只好轉到台北縣貢寮鄉購買,貢寮的桂竹因東北季風的影響,大多是細小的竹子,當時用量也很大,屏東分行民國70年結束之前,都是以售農用竹材為主。

 60年代台灣的竹業加工成型:
1970年前後,日本的剛竹開花而枯萎,加上產業結構改變,工資上漲,台灣從日本引進竹工機器,取代過去的手工生產;民國六十二年台灣竹藝工業逐漸發展起來,尤其竹山各種竹藝都很興盛,政府設立竹山農村工業區。莊氏兄弟五人合資認購一塊工業地,原本想建竹藝工廠,後來評估自己的技術和市場都不夠成熟,不敢貿然投資,而且文勇還在服兵役,文亮原先做竹雕,後來回紡織廠上班,文傑文澤在屏東掌管新東竹木行,一面兼做古幣收集,只剩大哥文龍在竹山作竹花瓶,後來就將工業地退掉,損失一些銀行貸款的利息和費用,兄弟平均分攤。
隔壁表舅林牧倉先生,研究日本劍道的竹劍生產,幫人代工,很懊惱無論品質做得多好,日本客戶也不知是他們生產的,大哥就出一個點子,竹劍是四片組合而成,運到日本後重新再組裝,不如在內部打印標示生產者,後來日本客戶指定要他們生產到組合完成,就在竹山清水溪旁建宏達竹劍工廠,全台只有宏達竹育春德三家生產竹劍工廠,第二代表弟林信宏在自動化和技術上不斷提升,成為最大廠,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。
竹山高中增設美術工藝科,培育了許多竹工藝的人才,如青竹文化園區陳靖賦先生的竹傢俱,禮山竹坊沈萬益先生的竹雕,牛車輪吳樵煉先生的竹燈,也為竹工業打下很好的基礎。
除了竹山還有竹南的香腳,鹿港的竹簾等,很多地方都有其特色的竹藝產品。

夫妻同心協力
阿勇以為研發新型竹簾,就能順利推展市場,但一般貿易商常買鹿港的粗竹簾,對於細竹簾就已嫌貴(除了日本市場),何況加上平織又提花,成本當然更高,沒想到超越市場的需求,高格調,高品質,高價位,反而無人問津,只能賣一些傳統的絞織細竹簾;幾年來營業額無法超越邊際成本,不斷虧損,天天跑三點半,幾乎快撐不下去了.幸好有阿珍在RCA上班的薪水維持家用,阿勇才無後顧之憂,專心研究竹材品質的提昇;RCA結束時,阿珍領了一筆遣散費和退休儲蓄,在發給員工年終薪資時全部用完,阿珍並不介意這是她僅有的私房錢.相信只要夫妻同心協力,就能渡過難關。阿珍將RCA品管的精神用在竹材的生產上,嚴格把關,只要發現竹材有瑕疵,就必須查出原因,等修正機器後,才繼續生產;阿勇為了調機器,經常通霄未眠,務必排除障礙,機器順暢才交給工人生產,減少不良率。
70年代的竹涼蓆爭霸戰
民國72年員林陳永在先生,找新竹廖萬淵先生李金堆先生和竹北楊熾梧先生生產竹蓆材,取代價錢較高的藤蓆,四人協議產品不能外流,不料廖先生高價賣給別人,市面有了競爭,四人合作破局,市場原本生產草蓆籐蓆的工廠,因竹蓆涼又便宜,全部改為生產竹蓆,竹涼蓆爭霸戰從此展開,全台開始展開生產竹蓆材料的熱潮。
業者只取內層竹榔,還沒有人用竹皮,攤販騙人是籐蓆;當時我取一層竹皮一層竹榔,竹山椅墊業者中南竹藝不敢買,後來員林金城涼蓆的游振彰先生,伯樂識千里馬,要我全部賣給他,首創大青竹蓆,後來市場反應竹皮比竹榔更涼,比籐蓆更好,就正名為竹席。
豐原金樹涼蓆原本向新竹鄭明枝先生(廖萬淵先生的外甥)買中青(皮刮掉的)竹蓆,中青是高難度的產品,必須皮刨掉薄薄的,還帶點綠色,竹條非常光滑,刨太深等於是竹榔,刨太少留竹皮,如果有波浪更糟糕,會白綠白綠斑點,又容易裂;大家公認廖萬淵先生的技術最好,後來金樹涼蓆發現我的品質超越他們,但我的價格較高,希望我與他們一樣價錢,就全部向我採購,我就將中青產品市場全部吃下來。
後來北部只剩我和竹山業者競爭時,金樹也說:如果我的價格和竹山業者一樣,將全部向我採購,但我知道自己的產能不足,無法獨占市場,堅持比竹山業者每條高0.05元,維持全台最高品質。
和美木傳公司採購竹材的方法,採抽樣平均值計算,每次抽樣五把,完全無缺點的平均數量乘以把數和價錢,我是所有業者不良率最低的。
竹南一帶製香很興盛,因此用竹子作香腳的業者很多,機械剖竹篾的技術遠超過竹山業者,當新竹地區生產竹蓆材料量與價無法與竹山競爭時,轉向用剖香腳剩下的竹篾製造B級大青竹蓆,厚度較薄,顏色較黃較花,價錢較便宜,市面上展開價格戰。
後來台灣的產業西進,香腳竹籤竹蓆竹簾竹劍一窩蜂到大陸設廠,製品再回銷臺灣,故意賣得很便宜,想獨霸市場,打擊本土產業,讓留在台灣的工廠難以生存,造成人心惶惶,紛紛到大陸,再展開另一場的爭霸戰。

創業的艱辛
竹簾銷路困難,民國七十幾年竹涼蓆盛行,就兼做竹蓆材料,不斷研究技術,提昇品質,有時為了調機器,克服竹片會裂和波浪的缺點,經常通宵未眠;請教同業的前輩,他們也說不出所以然,因為他們調機器多是用“試誤”的方法,勉強可以用就好,根本沒有標準方法;阿勇只好不斷研究,先提出假設,以單一不同條件試驗,經求證如果結果和假設吻合,假設就能成立,如果與結果不符,修正假設,再試驗,求證,最後累積許多假設得到一套理論,作為調機器的依據,能應用在各種竹材上.之後我看到材料的缺點,就知道問題出在那裡?
此後品質雖全台之冠,但要開發市場也非易事,利用下班後,載貨去二水時,先到沙鹿找客戶,介紹我們竹材的品質,他們很中意要購買時,真抱歉,這是二水訂的,下次再給你.下次載貨到沙鹿前,又先到清水招攬客戶.如此開發新客源,回到家通常已是深夜兩點.有時太累了,就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睡一下,天亮前趕回家,因為阿珍6點上班,小孩要送給奶媽帶,還要跟員工一起工作.後來遇到員林游先生以後就穩定了,之後選一兩家大廠合作。全台我的品質最好,不良率最低,售價每條比竹山業者高0.05.工廠用輸送帶運送,五條生產線還是供不應求;有時剛煮好,還沒乾燥挑選,就被載走。直到北興路開路,廠房被徵收才停止生產竹材料.只留竹簾織造部分.繼續推展國際市場,客戶遍及五大洲,日本,新加坡,南非是最主要市場.如今是台灣僅存最專業的竹簾工廠。

80年代竹業的沒落
台灣工資和土地價格的上揚,勞基法的訂立,使得產業外移,竹業界大多是個人微小企業,不了解大陸投資環境與台灣不同,台灣有生產鏈,因此周轉很快,業者又沒有管理專才,好不容易賺一點錢,到大陸投資,規模比台灣大好幾倍,必須等生產一個貨櫃才能運回台灣,資金周轉困難,有的不到一年就撐不下去,有的雖然能維持但也沒賺錢,最後大陸當地的人技術學會了,以更低廉的價格將台商打垮;只有竹劍的三位老闆能賺錢,因為大陸沒有桂竹,竹劍的材料必須從台灣運過去,大陸人想搶竹劍市場,沒有桂竹,品質都無法合乎日本人的要求。因此竹劍業者在台灣高價收購桂竹頭,讓台灣竹業界減輕成本負擔。

竹業未來的展望
竹材可成為綠建築,他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,竹筍一天可長30公分以上,纖維比熱帶溫帶林硬,彈性更佳,可以取代木材,讓樹木繼續成長,竹子的成長期,只有竹筍期內,長枝葉後,就停止成長,之後纖維逐漸成熟;有句口溜"存三去四不留七";意思是竹子要三年才成熟前要保存,四年以上的就可以砍伐,超過七年開始老化就不要留,竹園才能活化.。
竹業和其他農業不一樣,不需要種植,施肥,噴藥,自然生長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不砍伐生長太密太老,反而會枯死,因此不用竹材是浪費天然資源。過去台灣以廉價工資來量產,代工,外銷,賺取微薄利潤,大陸因工資,竹材便宜,台商一窩蜂的到大陸設廠,大陸人把技術學會後,把台商擊垮,最近大陸工資上揚,人民幣升值,兩岸條件慢慢接近,台灣的竹業有再度興起的機會,我們不要在價格上競爭,我們要利用文化創意和桂竹材質上的優勢開創新機。
要發展竹業,除了原有人才的培育和技術經驗的傳承外,聘請大學設計系的師生或工藝家來設計,超越過去的裝飾工藝,回歸實用的生活工藝,搭配生活美學的設計,讓設計即生活,生活即文化,生活經驗的累積激發創意的產生,生活方式的演變和提昇漸漸形成文化,台灣本土的特色是創意的泉源,傳統文化可以充實產品的深度和內涵,結合文化故事,給予生命力,而且不要停留在手工藝的傳承,更要責重機器的研發,用機器代替手工,自動化才能達到精簡人工,達到降低成本,還要誇行結合,研發新產品,創造台灣品牌,和區域性的聯合行銷,提高市場競爭力,創造利潤,有利潤才會吸引更多人投入,才能使竹業再度興起。 

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

大家來玩竹

 地點:竹東火車站旁:竹東之心
凌波舞入工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竹簾DIY
竹簾DIY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勇伯說故事
竹器展示場

竹遊戲


竹東火車站介紹